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公平贸易信息简报(第2期)

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公平贸易信息简报

(第2期)

聚焦中国经济半年报:中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中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银行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834亿美元、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同比增长29%……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2日公布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上半年,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冲击和挑战,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展望下半年,中国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态势。

跨境收支总体延续顺差格局

谈及上半年中国外汇收支情况,王春英在7月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5个特点:

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支总体延续顺差格局。上半年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呈现800多亿美元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顺差规模较高。

售汇率小幅上升,企业跨境融资保持平稳。上半年,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即客户从银行买汇和客户涉外外汇支出比例是66%,比去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融资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企业等市场主体境内外汇贷款余额3510亿美元,与2021年末基本持平。

结汇率稳中有升,企业外汇存款余额基本稳定。上半年,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即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和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是67%,较2021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末,企业等市场主体境内外汇存款余额是6951亿美元,和2021年末基本持平。

外汇衍生品交易规模保持增长,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意识稳步增强。上半年,企业利用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同比增长29%,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同期结售汇增速,推动企业套保比例提升到26%,比去年全年水平提高了4.1个百分点,显示出市场主体汇率避险意识增强,适应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提高。

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0713亿美元。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显著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共同作用,导致外汇储备账面价值变化。

外资仍会稳步增持人民币债券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汇率、利率较快上升,出现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流出态势。在此背景下,外资持有中国债券形势怎么看?

王春英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债券投资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即便是全球最大的美国国债市场,也经常出现被减持的情况。“国际比较看,中国波动情况远低于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从境外投资者的构成和持有的债券规模看,央行类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始终占一半以上,其余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追踪国际指数的配置性资金,稳定性比较高。”王春英说。

王春英介绍,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稳步开放,跨境交易更加便利,我国债券先后被纳入三大国际主流指数,国内债券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2021年末中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规模近8200亿美元,占新兴经济体吸收外部债券投资比例大概1/3。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跨境债券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这个格局没有因为最近的短期市场波动而改变。

“总的来看,中国债券既有分散化投资价值,也有实际资金配置需求,更有基本面支撑。”王春英说,当前,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中占比3%左右,还有提升空间。长期来看,外资仍会稳步增持人民币债券。

继续支持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今年以来,汇率风险管理成为不少企业关注的重点。王春英表示,外汇局积极支持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我们在降低汇率避险成本、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具体来看,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联合发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强化政府、银行和企业间合作,探索完善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5月,外汇局发布通知,推出两类期权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更好为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7月,外汇局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为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根据外汇局数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企业利用远期和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达到7558亿美元。新增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近1.7万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

王春英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释放汇率风险管理政策红利,打通政策落地存在的堵点,督促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企业汇率避险的主动性和专业化水平。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复制推广中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成功实践,用好相关专项资金,把减费让利落到实处。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为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提供帮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务院解析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来看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消息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跨境电商正处在创新发展的窗口期。随着各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拉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增长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商务部将聚焦行业痛点,解决跨境电商发展的共性问题。将从完善支持政策入手,尽快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的政策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优化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退税流程,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同时,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做好综试区考核评估以及结果应用,发挥好综试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持续加强主体培育,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快海外仓的发展,目前商务部也正在牵头研究具体的支持举措,鼓励多元主体来建设海外仓,要支持企业优化海外仓的布局,完善全球的服务网络。此外,将持续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创新发展,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挥出带动作用,从而推动跨境电商与其他业态联动互促、融合发展,不断拓宽贸易渠道,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助力外贸保稳提质。

一、全国首个跨境电商海外仓标准实施

《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运营与管理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下称《标准》)近日实施,这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商海外仓标准,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中心、广州市商务局、宁波市商务局、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及海外仓相关企业等共同起草编制。

《标准》首次规定了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的运营与服务管理范围、服务管理要求及服务管理规范等内容,对海外仓的关键概念、海外仓关键作业流程及规范等进行了厘定与明确,为企业海外仓建设提供了统一规范。

二、正在完善涉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

在谈到帮助企业开展汇率避险时,周宇表示,在宏观层面,人民银行会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的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具体措施方面,第一,指导金融机构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汇率风险管理产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帮助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第二,减免一些中小微企业进行外汇交易的手续费,降低其外汇套期保值成本。同时还帮助他们减少一些外汇套保保证金的占用。第三,人民银行下属分支机构及商业银行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工作,并提供了一些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在人民币跨境结算方面,央行正不断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周宇介绍,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试点,支持银行在“展业三原则”,也就是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同时要开展尽职调查,在此基础上,凭收付款指令直接为企业办理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第二,对实体经济要实现创新发展真正需要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提供金融支持。第三,拓展了银行海外贷款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了业务办理要求,为企业“走出去”以及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完善涉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政策,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周宇说,总体来看,跨境人民币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今年1-4月,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规模合计2.6万亿元,同比增长24%。

三、《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政策内容

1.着力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我们确定了重点外贸企业名录和相关物流企业及人员名录,并对生产、物流、用工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同时,将外贸货物运输纳入重要物资范围,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畅通。而且对一些重要的海港、空港,集疏运方面也要有序畅通疏通。

2. 着力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规模,特别是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承保覆盖面,缩短理赔时间。也特别支持一些银行机构不要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梳理一批急需资金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名单,在资金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加大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宣传培训力度。指导跨境电商企业用足用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特别是要支持一些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3.着力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现在采取的措施是要优化创新线上办展模式,要打造国别展、专业展、特色展,帮助企业获取更多外贸订单。对中小微企业,我们鼓励他们在境内通过线上来与国外的客户进行对口洽谈,把他们的产品运到境外进行线下商品展览。加强线上广交会和跨境电商平台的联动互促,便利企业成交。

4. 着力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在国内实现梯度转移,保障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我们也支持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探索开展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保税再制造试点。加强进口促进平台的培育,扩大优质产品进口。

同时王受文表示,国务院已经专门成立了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对于一些重要的港口如何在疫情条件下保持正常生产,有关部门也在制定一些标准的作业程序,来确保这些港口正常运行

(来源:国新网、央视网)

压力之下韧性凸显 投资出口带动上半年经济企稳回升

央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记者 杨柳青)7月15日,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出炉。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指出,面对不断增加的新的压力,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随着一揽子稳经济举措落地,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了正增长。

“上半年取得2.5%的经济增速,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符合普遍预期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说。回顾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余淼杰认为,上半年,出口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突出。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9802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17亿元,增长13.2%;进口86605亿元,增长4.8%。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4812亿元。二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1%,保持较快增长。从月度看,4、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0.1%和9.6%;6月增速加快至14.3%。

“上半年出口态势非常好,外贸顺差也高于去年同期。”余淼杰表示,去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4.36万亿元人民币,今年有望达到4.8万亿、甚至5万亿人民币左右。

“外贸充当了经济回稳向好的排头兵。”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认为,五月和六月的外贸增长有力带动了经济企稳。在他看来,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的韧性已经经过多次危机的考验,这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韧性密不可分,中国作为世界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难以被取代。

(来源:央广网财经)

商务部:正进一步优化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会上表示,目前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达到了132个,相关部门正进一步优化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增加了滑雪用品、家用洗碟机等29项消费需求旺盛的产品,更好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2021年消费品进口总额达到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占进口总额的10%左右。商务部与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优质消费品进口,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减税力度。2016年-2021年,我国关税总水平从9.8%降到7.4%。2022年,我国再次调整954项进口商品关税,涉及食品、医疗保健品、母婴用品等多种消费品。RCEP生效实施之后,区域内90%以上的产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相关进口消费品的价格将会更为优惠。

二是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办好消博会、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点展会,持续放大展会的溢出效应,助力全球优质消费品精准有效地对接中国市场,提升供需的适配性。目前,商务部在加快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针对重点消费品建立分拨中心、物流中心、交易中心等专业进口平台,改善国内供给。

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发展跨境电商。经过六轮六个批次,目前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达到了132个城市和地区。2022年,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增加了滑雪用品、家用洗碟机等29项消费需求旺盛的产品,更好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来源:央广网)

加强跨境电商全体系建设

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提质增效,应多措并举,稳妥施策。要重视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建设,将对跨境电商的支持政策从单一环节扶持扩展到全生态体系建设。

日前,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各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拉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增长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各种新业态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为各国消费者提供更加富有个性化的便利服务。

所谓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服务交付、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与传统外贸方式相比,跨境电商具备中间环节少、成本低、效率高、门槛低、数据及时透明等优势,在近几年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近10倍,到2021年时规模已达到1.92万亿元。在2018年时,我国B2C(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的零售模式)跨境电商出口位居全球第一位。

高速增长的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市场主体和资本进入跨境电商赛道。根据天眼查数据,到2021年年末,跨境电商相关企业注册数量超过10000家,是5年前的3倍多,并出现了希音、安克创新等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跨境电商品牌。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从2015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分六批批准设立了1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已覆盖30个省区市,这些综试区在体制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已复制推广近70项成熟经验做法,累计制定41项国家、行业等标准,2021年累计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超过2000次。

(来源:经济日报)

国务院新闻办就2022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举行发布会

7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2022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转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近期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企稳回升,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外汇市场韧性增强,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22年上半年,按美元计价,银行结汇13289亿美元,售汇12436亿美元,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银行结汇8.6万亿元,售汇8.1万亿元,结售汇顺差5452亿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按照美元计价,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1600亿美元,对外付款30766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834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价,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0.5万亿元,对外付款20万亿元,涉外收付款顺差5330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呈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支总体延续顺差格局。刚才说到,上半年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呈现了800多亿美元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基础性顺差保持了较高规模。其中,一季度结售汇和涉外收支顺差维持高位,分别是587亿和622亿美元;二季度,在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结售汇和涉外收支顺差分别是265亿和211亿美元。

第二,售汇率小幅上升,企业跨境融资保持平稳。今年上半年,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和客户涉外外汇支出比例是66%,比去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从外资融资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企业等市场主体境内外汇贷款余额3510亿美元,这个数据和2021年末基本持平。进口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跨境贸易融资余额1164亿美元,这个余额比2021年末有小幅下降,第二个特点就是售汇率小幅上升,企业跨境融资保持平稳。

第三,结汇率稳中有升,企业外汇存款余额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我们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和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是67%,这个比例比2021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末,企业等市场主体境内外汇存款余额是6951亿美元,和2021年末基本持平。

第四,外汇衍生品交易规模保持增长,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意识稳步增强。今年上半年,企业利用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超过7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9%,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同期结售汇增速,推动了企业套保比例提升到26%,比去年全年水平提高了4.1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市场主体汇率避险意识在增强,适应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在提高。

第五,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0713亿美元。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显著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折算成美元以后金额就会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共同作用,是导致外汇储备账面价值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下一步,外汇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外汇收支形势研判,不断地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监管框架,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国新办)

中国经济半年报 | 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1%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7月28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物流运行数据。上半年,尽管受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物流需求规模依然可观,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速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接近160万亿元(15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从季度趋势来看,二季度物流需求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增速比一季度回落5.3个百分点。从月度趋势看,4月物流需求回落明显,5月、6月物流总额增速企稳回升,6月当月增长3.6%,为二季度最高水平。从结构看,工业品物流需求稳步恢复。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4%。其中,新动能、新业态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锂离子电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物流需求增速均在20%以上,新动能增长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民生消费物流需求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9%,比1—5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蔡进:应该说上半年中国物流的运行虽然受到了疫情比较大的冲击,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的话,中国物流发展的这种韧性还是比较强的,上半年物流增长达到了3%以上,应该说超过了上半年GDP的增长,所以它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另外,从进口物流需求来看,上半年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7.3%,降幅较1—5月有所扩大。从货物进口物流量结构来看,各类大宗商品表现有所分化。其中,铁矿砂、铜材进口物流量有所改善,原油、煤炭等进口物流量则降幅有所扩大。工业制造品进口物流量未见明显改善。

(来源:央视网)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