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境电商防骗警示的通知



警示通知


图片
图片

近期,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收到多家企业及跨境个人卖家反馈,反映在跨境电商业务中遭遇诈骗陷阱,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切实维护行业秩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协会特此发出警示,提醒各企业提高警惕,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1

被骗案例


当事人被网友邀请到外网做电商开店铺赚钱。在所谓客服的帮助下开始注册商家。注册商家营业随着对发货、充值、提现的了解,当事人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商机,便在客服的帮助下开始注册商家。但由于当事人并没有营业执照,满足不了注册条件。就在这时,诈骗分子拿出他们公司的“营业执照”帮忙注册。


图片
图片


邓某注册店铺成功后,收到了第一笔来自海外的订单,顺利赚到了钱,还提现成功了(但只有几笔百元的金额)。


但是万万没想到,骗局现在才开始!


骗局开始当你提货之后,将货发给用户。在这期间如果用户没有签收,那么这笔货的资金就是冻结的。在这七天的时间里,诈骗分子不会推太多订单,每天只有一两百,但是这一两百都是可以正常提现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开始,就会有大订单来了,单笔小的几千,大的上万元。随着订单的逐渐壮大,在订单金额达到3w的时候,当事人就开始担心订单里的钱是否能全部取出来。这时对方的回复“继续让当事人支付1/3货款,其他货款平台垫付”,但此时账户里15000美元左右的货款不能提现,必须处理完这笔3w元订单才可以。(如支付,被骗金额将继续增加!!)




2

协会警示与建议


1. 严格资质核验


合作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行业协会备案等渠道,核查对方营业执照、经营资质、信用记录。

(注:企业名称含国字头、中字头的企业,注册时会经过严格审批,不会进行此类欺诈业务)


跨境电商平台注册及授权服务商查询,需通过官方网站进行。


警惕“高承诺、低门槛”宣传,对“零风险高回报”话术保持高度怀疑。


2. 规范合同管理


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服务内容、费用标准、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细节,避免口头承诺。


不轻信“加急签约优惠”,预留充足时间审核合同条款,必要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3. 资金安全管控


避免向个人账户转账,优先通过企业对公账户交易,并留存转账凭证。


对大额预付款、保证金等资金操作,实行内部多级审批制度,降低资金风险。


4. 强化信息互通


关注协会发布的风险提示和行业动态,遇可疑线索及时向协会或公安部门反馈。


加入行业交流群、合规培训活动,分享防骗经验,提升企业集体防范能力。




3

协会行动与支持


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将持续关注行业反诈宣传、合规培训及案例分享会,并协助企业对接官方平台注册及维权渠道。


如遇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


跨境电商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筑牢安全防线,方能行稳致远。望各企业警钟长鸣,共筑行业反诈“防火墙”,携手维护跨境电商健康生态!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