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海市发改委为完善《2017年跨境电商发展工作要点》召开关于《上海跨境电商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力争解决跨境电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决心要把企业反馈的需求清单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下一步的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
此次会议邀请包括:东浩兰生、eBay、洋码头、小红书、EMS国际、中外运、易客满、圆州供应链、马珂博逻和公共服务平台等众多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和机构,共同为上海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负责人受邀参加会议。

会议中,多家企业依次发言,内容主要围绕上海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过程中,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企业政策鼓励和其他支持的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是限额问题。
如今实行的限额制度距当初制定有着较长的时间跨度,与现在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对促进消费、拉动贸易量能起到的作用不够明显,同时也限制了消费者能够进行选择的范围。因此希望能够对限额进行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希望将单件不可分割商品的消费限额提高至4000元,将年度限额提高至50000元。
第二是货物退换问题。
无论是政策文件还是系统,都是支持退货动能的,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现。对直邮模式来说,当相关部门接收到订单信息时,系统还无法将其判定为交易,等到相关清单申报时才会被告知,该货物是否已经超出限额。此时货物已经接收入库,若超出限额,货物的退还又十分困难,有时只能销毁货物。因此对于商家来说,每一次退货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损失。无论是对企业,还是行业都会造成影响。
第三是身份认证问题。
在海关4月1日发布的41号文件中提到,需要提交的个人信息要由公安部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权威认证。那么在保证了信息真实的前提下,希望通过既便捷又环保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监管方式,尽量减少或取代过去大量纸质复印件的传统监管模式。
第四是跨境电商三单信息推送问题。
关键在于部分支付企业是国外注册的,没有中国的资质备案,相关部门不予认可,支付信息推送难度较大。希望上海在支付端能够取得突破,出台相关创新政策,争取可以直接从第三方支付机构调取支付信息,并且在微信、支付宝以外对接银行系统。主要设想是由平台对各家电商平台进行支付流水号的收集和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推送的工作,从而降低各家电商平台对于支付系统和接口的开发费用。
第五是正面清单品类的问题。
目前正面清单的品类较少,恐怕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建议对正面清单内的品类尽快地进行补充。

除此之外,会议中还提到如何更好发释放保证金的能量,跨境电商出口扶持政策和扩大监管团队规模、加强监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协会负责人表示,协会非常愿意聆听企业心声,并且向政府部门上报,帮助企业实际解决困难。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针对跨境电商行业成立专项基金和扶持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政府领导在会议最后表示,非常感谢各家企业能够在此次会议中,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上海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各家企业的鼎力协助,上海市发改委作为上海市跨境电商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将以加快赶超其他城市为目标,带领大家共同描绘上海跨境电商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将其付诸现实。
莺飞草长,春暖花开,上海跨境电商的小阳春伴随春的气息已经乘风而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