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Q4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缘何涨势汹汹

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4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为1145.6亿元,环比上涨36.0%。




一方面是“双11”、“黑五”、“双12”等大型购物节都集中在第4季度,从而成为电商冲击年度业绩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行业内最为关注的跨境电商过渡期后的政策终于正式出台,且总体上来说对各跨境电商平台的利好是较为明显的,主要体现在:


01

监管方向明确——在2017年初,商务部发言人曾表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暂按照个人物品监管,但在当时这只是对监管方向的口头表述,还未形成正式的文件和政策,同时“暂”字的表述说明此监管方向还只是临时的。而本次跨境新政的出台,不仅是政策上明确了“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的方向,而且没有加上“暂”的限定,说明这是长期稳定的制度性安排。一旦监管方向明确了,跨境模式和一般贸易模式在进口环节上就有了制度上的清晰差异,“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就可以继续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政策红利,同时也为各地单独对跨境进口零售进行更为细化灵活的引导奠定了政策基础。

 

02

扩大清单范围——跨境电商平台所售卖的商品需要在清单所规定的范围内,而之前的清单虽然包含了消费者对海外商品的绝大部分需求,但一些个性化的、小众的商品并没有包含在内,因此各平台如果要售卖这些商品,只能以一般贸易的模式进行处理,但这样在价格、新品上市速度等方面上不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很多品类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并没有销售。在新政出台以后,适用于跨境模式的商品范围扩大,消费者能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相关商品,并且买到相关国外同款新品的时间也将大为缩短,这不仅能扩大跨境电商平台的商品品类,还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03

消费限额提高——以前的政策中,个人的单次和年度消费限额分别为2000元和20000元,这既限制了部分商品采用跨境模式进口,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消费者超过一般水平的购物需求进行了限制。这次的政策调整,将个人的单次和年度消费限额分别提高至5000元和26000元,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了既有的限制。而从调整幅度来看,对单次限额的调整明显要高于对年度限额的调整,说明政策的调整方向主要是扩大跨境商品的适用品类,同时基于打击走私、保证税收和保护一般贸易模式的考虑,并没有将年度限额一次性大幅的提高。

 

04

试点范围的扩大——跨境新政中,将试点范围从之前的15个城市扩大到37个城市,这对跨境电商平台而言,是既可以提高效率、提高用户体验,又可以增加商品品类的举措:跨境电商平台可根据不同地域用户对不同商品的消费情况增设保税仓,并实时进行进境策略的调整,在节约物流成本的基础上,还能节省物流所消耗的时间;而新增的中西部试点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中亚、欧洲和东南亚,在跨境物流模式的选择上,可用更具性价比的陆路运输方式引进这些地区的商品,这样以前受限于物流费用太高而暂未引进的大重量、大体积商品就有可能重新被跨境电商平台选择引入。

 

另外,易观数据表明第4季度在以往具有份额优势的厂商同样保持了其领先的地位:天猫国际排名第一,份额为31.7%;网易考拉排名第二,份额为24.5%。从京东全球购更名而来的海囤全球排名第三,份额为11.5%;排名位于第四和第五的分别为唯品国际和亚马逊海外购,其份额为9.7%和6.0%。

 

业内指出,在互联网行业中,跨境电商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与跨境电商相关的跨境支付业务,在境外收付款、境内换汇、支付、周边生态建设等方面都有巨量市场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布局。 



1.gif


宝付作为2017年首批取得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资质的支付机构,近年来借助B端支付的产品和服务优势,积极抓住跨境电商发展机遇和“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大力布局跨境支付市场,打造“一站式跨境收付平台”,不仅为跨境电商等多个行业的商户提供境内代收代付、跨境支付等服务,同时也为入驻跨境电商平台的中国出口卖家提供跨境收款服务,解决该类型客户的“境外银行账户难申请、多平台多店铺资金管理复杂、提现到账速度慢”等难题,帮助商户高效、灵活、便捷地管理境内外资金,定制专属跨境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凭借优质的跨境支付产品和服务,宝付跨境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目前每月已有10亿人民币的结售汇总交易量,成为宝付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宝付将不断提升金融科技服务水平,助力打造跨境电商新生态,推动中国电商和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