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低迷的消费周期中,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如火如荼,在最新一季的财报中,拼多多延续了上一季的增长趋势,集团营收达到889亿元,增速高达123%,究竟是什么让拼多多突破各大电商平台的围追堵截,以如此迅猛的速度成长?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这其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
Temu又称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在2022年9月在北美首次上线,意为“Team Up,Price Down”。
在上线的第一个月就在美国市场砸了高达10亿人民币的营销费用,上线仅一年半就已经在海外市场卷起一阵低价风潮。截至2023年12月,Temu的独立访客数量已达到4.67亿,仅次于跨境电商之王亚马逊。
在上线1年后,Temu就在2023年取代了TikTok的榜首位置。
目前,海外版抖音TikTok排名第三,ChatGPT今年跃升至第四,Google的搜索应用排名第五;Instagram和WhatsApp分别位列第六和第七。紧随其后的是CapCut、YouTube、Gmail、Google Maps、Shein和Facebook。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排名在前二十。可见海外版的拼多多有多受美国人欢迎,Temu彻底在美国杀疯了。
依靠低价和“全托管”的打法,Temu在美国已经闯出一片天。根据10月份SimilarWeb发布数据,Temu在推出仅两年后,便成功超越eBay,成为全球访问量第二的电商网站,仅次于亚马逊。
此外,据Sensor Tower数据,8月份Temu APP的用户数量在主要电商平台中位列第三,已达到亚马逊用户数量的91%。
当然,为了能在美国本土扎根,Temu可没少花心思抢用户,毕竟在美国本土还有亚马逊、ebay等老牌电商平台。
在这激进的两年里,Temu可以说是狠狠烧钱换用户。
在2022年,仅上线四个月的Temu便财大气粗地豪掷了1400万美元连续买了两次超级碗的30秒广告位,创下了该赛事广告的历史最高价。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2年超级碗节目播出当晚,TEMU的下载量激增了45%,日活跃用户增长了20%。在超级碗比赛周末有超过42.6万人下载了TEMU应用。


为了鼓励更多商家加入,Temu上线时推出全托管模式。商家只需要提供货物至Temu国内仓,平台就会负责给出从跨境物流、店铺运营、爆款引流、知识产权、消费售后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帮助国内商家以最小的投入,进入到海外更大的市场。


为了满足更多的发展需求,拼多多于2024年3月15日在美国站点初次上线了半托管模式。半托管主要面向在海外仓有货的卖家。在该模式之下,卖家需要发挥更大的主动性,由卖家自己导入平台订单,并自行发货给消费者(买家),同时要负责退货等逆向物流。
Temu继承了拼多多的供应链优势,平台定位于极致性价比,以追求绝对的比价优势为目标。平台品类全面、穿戴相关、生活家居品类比重较高。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提高执行效率。在营销上,利用海外流量的异质性,社交模式有望复制拼多多的成功。
Temu在搭建护城河
在国内流量见顶的今天,互联网巨头们纷纷瞄准了海外这个增量市场,互联网公司们心照不宣地都到海外去卷。
MobiLoud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商市场规模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将接近6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总额的19.5%。
其中,中国凭借每年超过3万亿美元的电商销售额,占据了全球在线销售额的一半以上。Temu、SHEIN、TikTok Shop、速卖通在海外摸到了增长的规律。
从Temu来看,登陆美国市场两年,一直是带动拼多多业绩狂奔的核心动力,可以说是拼多多增长的第二曲线。

按华创证券的预测,2024-2025年,美国和欧洲市场,将为Temu贡献超过70%的GMV。
如今来看,Temu似乎已经走到了出海的下半场,走过了初期的高速增长阶段,将会朝着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发展。
为了搭建更高的护城河,Temu将尝试将推出第三方平台模式。
在今年11月,有消息透露,拼多多Temu正在考虑推出第三方平台模式,像淘宝一样,商家可自主选品定价、开设经营店铺,发货到海外,平台收取交易佣金。Temu将定价权等交给卖家,卖家的自主经营的权利将越来越大。
这意味着,拼多多将与Shein、阿里的速卖通一样,走全托管、半托管、第三方平台三种模式。
开放平台模式意味着可以吸引更多商家到Temu经营,不仅可以扩大品类,还能吸引消费者下单,最终实现更高的营收额。
当年,亚马逊就是通过自营模式转为平台模式,让商家进入亚马逊平台销售商品。通过平台模式,亚马逊成功解决了平台商品品类少的关键问题。
时至今日,亚马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电商巨头,其平台上的商品品类繁多,商家数量庞大,消费者数量更是数以亿计。
未来,随着Temu进一步深耕,其在全球电商市场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但与此同时,也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
来源:风挚网络科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