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中国不断扩大“朋友圈”,拉紧经贸合作纽带,大力提振企业信心,共同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
从外贸半年报看,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外贸整体比重达51.8%。
贸易联系更趋紧密。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共建国家出口的电子元件、电工器材,进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附件、存储部件等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发展合作更加深入。上半年,中国对共建国家出口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机械,促进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风力发电机组、仪器仪表等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中国也积极扩大自共建国家进口,上半年与共建国家签署农食产品准入文件32份,比如赞比亚的夏威夷果、哥伦比亚的鲜食香蕉等优质农食产品获准输华。
互联互通更加立体。上半年,中国对共建国家水路、航空、公路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4.3%、9%、16.4%。同时,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跨境铁路运输也持续发力。上半年中国与共建国家经铁路运输进出口干鲜瓜果、食用油、化妆品等都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今年以来,金砖合作机制再次扩员,已经成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上半年,中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6.11万亿元,同比增长3.9%,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28.1%。
在与新兴国家贸易实现增长的同时,上半年,中国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出口稳定增长。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中欧建交50年来,双方经贸合作优势互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了300倍。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建交时一年的贸易值。上半年,对欧盟贸易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2.9%,欧盟稳居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 从具体贸易数据看,中欧双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一方面,产供链加速融合。比如,中欧汽车技术优势互补,共同助推产业发展向新向好。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汽车零配件增长9.7%,从欧盟进口大型客车变速箱、车用柴油机分别增长了40.8%、65.2%。另一方面,消费市场深度对接。中欧同为全球重要消费市场,互为第一大消费品进口来源地。上半年,中国自欧盟进口医疗保健品、箱包、首饰等占我同类产品进口比重都超过了六成。中国对欧盟出口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王令浚强调:“中国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愿同欧方一道,加大相互开放,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为双方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全球经贸注入更多的稳定性、确定性。”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也备受关注。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同比下降9.9%,进口5303.5亿元,同比下降7.7%。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中美贸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达到了20.8%。 王令浚说,近期,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中美贸易有所回升。6月份进出口值从5月份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也明显收窄。 “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这既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是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也是两国企业创新协同与民众福祉提升的现实需要。”王令浚说,据了解,目前中美双方团队正在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中方愿再次强调,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来之不易,讹诈胁迫没有出路,对话合作才是正道。希望美方继续同中方相向而行,让合作成为中美经贸的主旋律,推动全球贸易体系重回公平与开放的轨道,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国际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