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关税 “加码”,跨境电商卖家:读懂规则才能守住利润

2025 年,全球关税改革改写跨境电商规则:美国取消 800 美元免税、墨西哥加征 33.5% 关税、欧盟拟全征税…… 近 20 国新政重塑定价与合规,中国卖家得跟着改规则了。


生成关税图片.png



欧美市场



欧美作为中国跨境电商核心市场,2025 年政策调整力度空前。


欧盟自 2 月起取消 150 欧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所有进口商品需缴纳关税 + 增值税(服装类综合税率达 25%-30%),并对直邮包裹征收 2 欧元 / 件处理费。


美国同步终止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税,自 8 月 29 日起,通过快递渠道寄送的包裹需按申报价值全额征税,过渡期内国际邮政渠道包裹将按 80-200 美元 / 件固定税额征收,6 个月后统一改为从价税。


美国海关自 8 月 25 日起对洛杉矶 / 长滩港实施新规:被选中进行 MET(商品执法)或 AQI(农业质检)查验的整柜货物,必须由集中检验站(CES)指定卡车公司运输,进口商不得自行安排拖车。此举依据《联邦法规》第 19 编第 151.15 (d) 条,旨在打击逃避查验行为。


物流行业指出,提柜时效可能延长 2-3 天,叠加查验场滞留,整体查验周期或进一步拉长。



墨西哥



墨西哥自 8 月 15 日起对非 USMCA 国家价值低于 50 美元的包裹加征 33.5% 关税,而美加货件仍享受 0%-19% 分级税率。


然而据相关人士信息,墨西哥海关人事调整(700 名边检人员被替换)、港口罢工及物流商跑路事件频发,导致 5 月以来货物积压率超 30%,某物流商因资金链断裂滞留价值 200 万元货物。


Mordor Intelligence分析数据预计,墨西哥电商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达 1227.9 亿美元,吸引大批中国卖家入局,但合规成本激增倒逼转型。物流专家建议:相关卖家务必仔细核查原产地证明等详细信息,以规避潜在风险。


屏幕截图 2025-08-18 110243.png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西哥合众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新兴市场政策转向本土化保护。


越南自 2 月起取消 100 万越南盾(约 288 元)以下包裹免税,加征 10% 增值税,某服装卖家单件成本增加 3-5 元;平台合规门槛提高,Temu、Shein 因未注册被屏蔽域名,某 3C 卖家转向 Lazada 后销量下降近40%。


菲律宾拟对 100 美元以下商品征收 12% 关税,海关查验率从 5% 提至 15%,清关时效延长至 5 天。


pexels-kelly-12530458.jpg

图源:网络



中东与日韩澳新市场



中东与日韩澳新呈现 “政策分化” 特征。


阿联酋迪拜 IFZA 自由区对跨境电商免征关税,某家居企业通过该区将税率从 5% 降至 0%;沙特强制征收 15% 增值税,某 3C 卖家因逾期注册被罚款 1.8 万元。中东市场需关注沙特 SABER 认证,某灯具企业因未提交能效报告被扣留货物。


日韩澳新方面,日本拟于 2026 年取消 1 万日元(约 495 元)以下包裹消费税豁免,征收 10% 消费税;澳大利亚保留 1000 澳元以下包裹 GST 豁免,但邮政渠道可能征收固定处理费。


pexels-pat-whelen-2913248-5615438.jpg

图源:网络



跨境卖家应对



这场关税变革既是规则重构,也是对卖家韧性的考验。税改之下,转运空间不断收窄,像墨西哥市场的直发卖家已感受到综合成本上升 10 个点的压力。但跨境电商的灵活定价、多元营销和广泛触达,本就是对冲风险的天然优势 —— 当卖家加速品牌化、打磨高性价比产品,便能在成本压力中找到新平衡点。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税改更像前进路上的 “减速带”:有人觉得步履维艰,有人却借此调整节奏、夯实根基。回望过往每一次市场洗牌,总能看到顺势突围的身影。对中国卖家而言,读懂政策、灵活应变,便是穿越周期的底气。



来源:海拔HBv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