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即将来临,欧美航线运价已跌破成本线。黄金周出货动力不足,船公司为阻止运价下跌,加大减班缩舱力度。

本周,四大航线运价均走低,美西航线跌幅超一成,欧洲航线跌破1000美元关口。业内称,欧洲航线目前供需失衡,因十一长假将至,货量较少,东南亚货量虽相对旺盛,但仍无法立即弥补缺口。十一长假结束后,市场运价及运量走势将成为影响第四季度的关键因素。
此轮运价暴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此前,由于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抢运潮”透支了未来需求。随着“关税前抢运潮”退去,需求透支效应逐渐显现,加之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弱,航运市场失去了关键支撑。
在贸易摩擦持续压制需求、而黄金周又迫在眉睫的情况下,航运公司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
欧洲经济低迷同样拖累了航运需求。上海至欧洲运价已跌至1052美元/TEU,较7月初的2101美元/TEU下跌了近50%。
欧洲地区消费者信心下滑,导致该地区消费表现疲软,加之美欧贸易谈判进展缓慢,未来欧洲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多家船公司和货代业内人士预计,运价止跌反弹有两个观察节点。一是10月下半月、11月初,欧美可能因圣诞节等节庆产生补货需求;二是春节前,厂商为过年出货,欧美为应对长假进行补库,预计12月底、1月中可能迎来涨价机会。
在此之前,船公司首要任务是阻止运价下跌并稳住价格。随着美西、美东、欧洲航线现货市场运价持续下跌,不仅低于长约价,出现“倒挂”现象,还已贴近或跌破许多船公司的成本价。
据业界观察,目前美国航线、欧洲航线供需失衡明显,中国货量减少,尽管东南亚货量有所增加,但仍无法填补中国货量的缺口。
为阻止运价持续下跌,船公司已加大减班缩舱力度,同时业内对后续反弹节点形成初步预判:
短期节点(10 月下半月 - 11 月初):欧美市场或因圣诞节备货启动补货需求,有望带动货量回升;
中期节点(12 月底 - 1 月中):春节前国内厂商集中出货、欧美提前补库,或催生新一轮涨价机会。
此外,欧洲航线即将进入年度合约议约期,船公司为支撑合约价,正计划拉涨现货价。市场传言赫伯罗特等船公司拟于 10 月中旬提价,目标将欧洲航线每 40 尺柜运价拉涨至 2000 美元,但当前市场能见度低,最终涨价幅度及能否落地仍存不确定性。
来源:外贸单证中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