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种小卖家,常年从中小工厂拿货,要张增值税专票难如登天。”一位深圳跨境电商卖家感慨道,“现在终于有希望了!”
10月税务新规施行后,无数跨境卖家为“进货无票”这一典型痛点问题头疼不已。由于行业特性,卖家从国内众多中小厂家采购商品时,常常无法获取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直接导致了新规之下,卖家面临合规难题与税负压力。
如今,这一困境正迎来突破性解决方案。继广州、杭州先后进行无票免征试点之后,深圳也正式启动了跨境电商“无票免征”试点!
税务压力下的卖家自救
从10月亚马逊平台确定上报涉税信息开始,税局的每一步动作都牵动着卖家的心。无数卖家都在期待税务总局的指导性文件,能将卖家的合规成本降到最低。
在税局补税短信及电话压力下,大批卖家从10月开始极限调整自救。
部分卖家选择从0开始补习报关方式与流程,恶补0110、9610、9710、1039等知识。但根据反馈,各种报关方式仍存在不少卡点:
· 0110一般贸易:需要每批货单独报关,还需要完整的报关单、合同、发票、箱单等全套单证,更需要专票,对中小卖家来说成本高。
· 9610 B2C直邮:实操卡点在于双抬头问题,要求“三单”信息与报关清单精准匹配,且该政策在各个地区落实程度不统一。
· 9710:卖家反映“申报的时候没有进口商”,且亚马逊卖家不能使用,独立站卖家也被拒之门外。
· 1039:如供应链或公司不在试点区域内,则无法适用,同时有年度收汇总额上限等管理规定,灵活性较差。
三城连动:无票免征破冰
深圳的试点工作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近日,深圳多家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向客户发出通知,邀请仍在使用“买单出口”模式的卖家参与“无票免征”登记测试。
这一流程由商务部门和税务端共同参与设计,旨在响应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对“买单出口”模式的规范要求,帮助广大跨境电商卖家实现合规转型。
“买单出口”是指没有出口权的企业通过购买其他有出口权企业的单证,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出口的行为,长期处于税收监管的灰色地带。
在具体的流程和要求方面,参与测试的卖家需满足以下条件:
· 必须是深圳注册主体;
· 物流公司将以9810方式代理报关;
· 双方需签订代理委托协议并在电子税务局办理出口退免税登记,随后通过深圳市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无票登记”;
· 商务部门、税务等系统自动比对“三单信息”,数据一致后即时完成免税核准。
杭州和广州的试点工作则更早展开。10月底,速卖通平台就与杭州税务部门合作,推进商家9610出口货物增值税“无票免征”试点,征集了100个商家参加首批试点。
11月份,速卖通无票免征的试点城市扩大到了广州,依然是和杭州试点相同的措施和措辞,征集100个商家参与首批试点。
卖家福音:降本增效与合规转型
对于常困扰于进货时拿不到增值税发票的跨境卖家而言,无票免征的好处不言而喻。
首先是最直观的“增值税免征”——对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的货物,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以一家年出口额100万元的服装卖家为例,按13%增值税率计算,每年即可节省约13万元税务成本。
其次,它帮助卖家完成“数据闭环”。没有合规进项发票,卖家就无法完成正常的出口退税流程。这一核心痛点不但让卖家面临所得税前无法扣除成本的窘境,更导致大量跨境电商企业因依赖“买单出口”模式,长期游离在合规边缘。
试点推行后,企业需通过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出口信息(包括品名、数量、金额、物流单号等),系统就能自动对接海关、税务、外汇数据,形成“三单合一”的监管闭环。
这一设计既保障了税收征管的准确性,也为企业提供了合规证明。
据业内人士指出,在“无票免征”政策框架下,税务部门对免税资格的判断将更多依赖平台链路和海关链路,而非卖家的采购票据完整度。
政策一旦顺利实施并大规模推行,那长期困扰跨境卖家的“补链、发票、闭环”三大难题也将有望得到实质性缓解。
另据报道消息显示——据深圳市商务局透露,若试点成功,政策有望在2026年扩展至全国165个综试区,惠及超10万家跨境电商企业。
对于长期在"无票采购"和"买单出口"中艰难求存的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深圳此次试点的意义不言而喻。
它不像某些遥不可及的政策口号,而是一个能真正落地的解决方案——让无票货物有了合规出口的路径,让企业省去了寻找发票的周折,也让财务管理变得更加清晰透明。
来源: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