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美国政府声称将开始限制中国公民及其他所谓“外国对手”在美国购买农田,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剥夺特定国家机构和公民购买土地和房产的权利是典型的歧视性做法,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最终也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我们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将经贸投资问题政治化。
欧盟:已准备好反制美国
据央视新闻,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当地时间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发布会时表示,当前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仍集中在具体行业的关税领域,特别是钢铁、汽车、铜以及可能涉及的制药产品。
朗格表示,欧盟主要出口药品、汽车和机械设备,因此迫切需要尽快与美方达成一项协议,取得明确的最终结果和决定。但他同时表示,美方目前尚未承诺降低关税,也没有接受欧方提出的“冻结条款”,即在最终协议出台前不实施新的贸易限制。据其介绍,欧盟方面已准备好反制措施,第一阶段将于7月14日自动生效。
朗格认为,当前特朗普政府未表现出足够诚意,传递的更多是“权力的语言”而非“伙伴关系的语言”,欧盟呼吁重建真正的伙伴关系,推动一个尊重多边贸易体系的全球合作格局。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8日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但没有透露新关税生效具体时间。
深夜,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六个国家的关税税率
7月9日深夜,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了新一轮关税通知函,计划从8月起对未能与美国达成协议的贸易伙伴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特朗普表示,将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伊拉克征收30%的关税,对来自文莱和摩尔多瓦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来自菲律宾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这些税率大体符合特朗普今年4月最初公布的计划,不过伊拉克的关税从39%下调,而菲律宾则从17%上调至20%。
在本周的谈判截止日期之前,特朗普已于周一开始向贸易伙伴通报新的税率。但特朗普随后通过行政命令将截止日期延长至8月1日,实际上为贸易伙伴争取了更多谈判时间,这最初引发了华尔街对他是否会真正落实这些进口税的怀疑。
本周早些时候,特朗普更增添了不确定性,声称他对这一新的谈判截止日期“并非100%坚定”。不过随后他试图向投资者和贸易伙伴表明自己将履行关税威胁,并在周二誓言:“所有款项将于2025年8月1日开始到期并应付——不再提供任何延期”,针对各国单独关税的执行绝不退让。
特朗普还加大了对两个关键贸易伙伴的压力,称尽管与欧盟的谈判取得进展,但可能很快就会单方面对欧盟征收关税;同时誓言因印度参与金砖国家集团而再对其加征10%关税,特朗普认为该集团威胁到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他还暗示可能会出台更多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比如他提出对铜制品征收50%关税,这使得铜价周二在纽约飙升至历史最大单日涨幅,高达17%。他还提出,如果制药公司在未来一年内不将生产迁回美国,可能对药品进口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这一连串的关税通知函和新的威胁,标志着特朗普令人眼花缭乱的贸易议程的最新进展,该议程引发了市场波动,并让消费者、企业以及贸易伙伴对贸易流动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感到担忧。
特朗普周一的通知函针对了包括日本、韩国、南非、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柬埔寨在内的国家。不过,大多数关税税率与特朗普此前已宣布这些国家可能面临的水平基本一致。
虽然特朗普将他的这些关税通知函吹捧为“协议”,但即便是在谈判期内与英国和越南达成的实际协议,也远未全面,许多细节仍不明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