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正值电商“双十一”活动前一日。应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邀请,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2016年校企合作“双十一”实训观摩会。并在会上就上海跨进电商行业总体发展情况和人才要求发表讲话。
此次观摩会由上海市创造学会和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发起,邀请了众多的相关院校、机构和企业,旨在解决目前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多方代表在会上就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同时会议还受到了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关注并来信表示肯定和鼓励。上海市创造学会副会长、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董事长朱建新先生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校企合作是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灵魂。此次会议除展示该校建设成果外,同时也想听取来宾点评和指导。希望能够通过研讨和交流,搭建相关院校、机构和企业之间,互通互融、创新发展的平台。随后,学校电子商务处主任杨伟强老师从建设背景、建设基础、建设依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经费预算等六个方面,明确表示该专业要在未来能够引领上海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并在专业细分方向上引领全国高职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学校通过与企业对接,提供服务所取得的盈利年年走高。2013达3000万元,2014和2015则分别达到1.2亿元和2亿元,相信未来会更出色。紧接着,协会负责人就上海跨进电商行业总体发展情况以及人才要求阐述看法。其中尤其是在人才方面着重关注,并借助数据表明了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同时也对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教学模式表示非常的赞许。为此,协会表示如果在座企业和院校有相关需求,十分愿意作出相应的回应。

最后,阿里巴巴代表卢静先生就校企合作的电商之道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出校方痛点和困境的起因,并提出了具有企业特色和针对性的163实训体系。如果将来把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教学体系和阿里巴巴163实训体系相结合,然后向全国院校进行输出和推广,那极有可能打造出新的全国模式和战略标杆。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这种模式不禁让人联想到德国双元制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已参与到真实企业的运作当中,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有针对性地被塑造成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而被企业竞相争抢。这不仅解决当前学生最为担心的就业问题,而且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能够赚取薪酬,减轻了家庭的负担。相信在不久后,这种模式不仅会在职业教育领域广泛推广,更是未来中国实现制造服务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石。
评论